2025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开幕 全球算力成本将现“双轨化”新格局

2025-11-21 14:56 来源:环证网 作者:环证网

  11月20日电 2025世界计算大会今日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2026全球计算十大发展趋势》预测,明年全球算力成本将呈现“高绝对支出”与“低相对成本”并存的“双轨化”鲜明特征,标志着计算产业进入新一轮深刻变革。

  在大会展区,昇腾384超节点系统、超智融合算力集群、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脑机接口等创新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交流。大会各项主题活动、专题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展现出计算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旺盛人气。

  算力成本呈现“双轨并行”新特征

  根据趋势报告,2026年全球算力格局将呈现复杂两面性:一方面,随着模型架构向混合专家模型转型,大模型参数规模迈向十万亿级别,叠加多模态训练需求,单个训练任务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导致尖端模型全量训练成本持续攀升。

  另一方面,以DeepSeek等为代表的开源模型体系为企业提供了闭源API之外的可行替代方案,有效打破了模型能力的垄断定价。目前,千亿参数级别的大语言模型已能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物联网设备上流畅运行。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出货的智能手机中,超过50%具备本地运行大模型能力,实时翻译、离线生成式智能相册等功能成为旗舰机标配,用户规模迅速过亿。

  专家预测,随着模型压缩、量化等优化技术日益成熟,2026年计算行业有望持续降低模型在部署与推理阶段的硬件要求与能耗成本,推动单位智能任务的算力成本快速下降,为初创公司、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大幅降低研发门槛。

  十大趋势勾勒计算产业新蓝图

  除算力成本“双轨化”外,报告还揭示了其他重要发展趋势:全球计算供应链格局加速多极化,北美、欧洲、亚洲等多个区域正形成相对独立、协同发展的供应链中心;计算产业竞争范式发生结构性转变,企业竞争转入“全栈生态”比拼;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逼近物理极限与经济可行性双重约束,芯粒异构集成技术将进入普及期。

  同时,计算技术将突破“内存墙”“带宽墙”桎梏;后摩尔时代多元计算范式加速迈向产业实践;端侧、边缘侧算力迈入规模化场景应用爆发期,“泛在计算体”将丰富智能安防、无人零售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模型即服务(MaaS)将成为算力普惠的基本路径;算力优化工具“效能倍增器”作用凸显;算力与能源的关系由传统的“采购—消耗”转入系统性深度协同新阶段。

  深化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在开幕式发言中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计算战略布局,抢占未来赛道,聚焦智能计算、超级计算、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构建完善全链条生态系统;二是夯实计算供给基础,提升产业韧性,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带动关键环节突破;三是深化计算融合应用,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计算与制造业等重点行业融合,提升产业规模实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加强计算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造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开放环境。

  世界计算大会自2019年落户长沙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逐渐发展成为计算领域国际化、专业化的高端交流平台。本届大会将举办12场主题活动,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及全球头部企业高管将围绕先进计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全球计算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环证网声明:环证网所发布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