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视听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实体经济 成激活消费新引擎

2025-11-21 14:54 来源:环证网 作者:环证网

  近日,苏州平江路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热播剧《一梦枕星河》的粉丝们手持手机,循着剧中场景逐一打卡。来自上海的陈女士欣喜地表示:“追完剧就来实地体验,这趟旅行别有韵味。”不远处,老字号店铺内“9.9元特色小吃套餐”销售火爆,店主透露剧集播出后客流量激增三倍。这一生动景象,正是我国广电视听产业赋能实体经济、激活消费新场景的缩影。

  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广电视听行业已实现从传统内容传播者向数字经济重要参与者、消费新场景关键构建者的深刻转型。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要求,行业在内容供给、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服务“十五五”规划目标、激发消费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

  内容创新构筑精神文化新高地

  精品力作持续涌现,引发全民关注热潮。晚间黄金时段,北京张先生一家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电视剧《我们的河山》。该剧凭借真实感人的剧情,实现全媒体触达88.1亿人次,成为现象级作品。与此同时,纪录片《国宝时刻》首播即创下全网传播量突破1.5亿次的佳绩,网友盛赞“隔着屏幕感受文物魅力”,形成“亿级传播、全民共赏”的文化盛景。

  微短剧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李女士已成为忠实观众:“每集几分钟,节奏明快,完美适配碎片化时间。”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31家卫视频道播出94部微短剧,累计收视人次达去年同期三倍以上;截至今年7月,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据预测,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850亿元,出海前景广阔。

  技术革新重塑行业生态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行业生产模式。在某省级电视台演播室,虚拟主播流畅播报新闻,AI制作团队实时调整画面效果。“目前97%的省级电视台应用AI技术,内容质量和创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技术负责人介绍,超高清、虚拟制作等先进技术的普及,让节目呈现更加丰富多彩。

  用户体验改善成效显著。武汉市民王大爷熟练操作电视查询系统感慨:“现在缴费简便、套餐透明,终于告别了‘套娃收费’的烦恼。”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有线电视缴费用户实现近8年来首次止跌回升,标志着行业服务品质的实质性提升。

  产业融合激活消费新场景

  “广电+”模式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在苏州热门景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标识成为亮丽风景线,《一梦枕星河》等作品带动取景地旅游消费显著增长。而“苏超”联赛现场更是热闹非凡:13种方言解说彰显地方特色,非遗文创展位人气旺盛,“9.9元门票+地方美食”套餐让特产销量翻番。数据显示,联赛期间的端午假期,六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4.63%。

  从“广电+文旅”到“广电+体育”再到“广电+直播”,跨界融合不断深化。部分省份正着力打造全球网络直播经济高地,建设集孵化、供应链、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集聚区,推动产业从内容传播向消费服务全链条延伸。

  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达6884.14亿元,同比增长5.24%;其中实际创收收入6081.54亿元,网络视听服务收入占比达56.8%,成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快的领域。随着政策持续优化与技术迭代升级,广电视听行业正在全方位重构生态,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环证网声明:环证网所发布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与本网无关。发布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