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利康拟非公开发行蓄力创新药,聚集肿瘤赛道开启发展新阶段
11月25日晚间,昂利康(002940.SZ)披露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现股份,募集资金11.6亿元资金聚焦 “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此次非公开发行既是公司响应国家创新药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深耕肿瘤治疗领域,实现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关键布局,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募投项目精准发力,构建创新药全产业链布局
依据公告,昂利康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额投入“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其中6.7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4.9亿元用于产业化建设,形成 “研发-生产-商业化” 的全链条布局。
在研发端,昂利康聚焦肿瘤治疗这一临床需求迫切的领域,重点推进 ALK-N001、ALK-N002 两款核心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其中,ALK-N001作为肿瘤微环境激活型小分子偶联药物,已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进入 I期临床试验阶段,其通过与白蛋白共价结合实现肿瘤靶向递送,可有效降低全身毒性,临床价值突出;ALK-N002为靶向CD47的遮罩型抗体药物,正处于临床申报准备阶段,通过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激活机制,在避免血液毒性的同时实现双重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两款药物均基于亲合力的肿瘤微环境特异激活(TMEA)平台开发,该平台技术已通过首款创新药莱古比星的关键临床数据验证,为项目成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产业化端,公司将在浙江绍兴新建细胞毒冻干车间、生物制品车间等设施,建成符合GMP要求的创新药生产基地,既能满足两款核心药物的临床样品供应,也能支撑未来获批后的商业化生产需求。这一布局将有效解决公司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脱节的痛点,增强公司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助力公司从“仿制药企业”向“具备现代化研发及生产能力的创新药企业” 转型。
从行业情况来看,全球及中国肿瘤药物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期。据灼识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223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 474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99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30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9.2%,2030年有望达到745亿美元。同时,国家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从研发、准入、支付等全环节为创新药发展提供支持,为昂利康此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多维储备根基牢固,全方位护航项目顺利实施
作为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企业,昂利康已构建起兼具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布局体系,本次非公开发行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公司多年积累的人才、技术、生产管理等多维储备之上。在人才方面,公司已构建起覆盖药物研发全链条的复合型团队,核心成员在临床试验管理、生产工艺开发、注册报批等领域经验丰富,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技术方面,依托改良型新药研发经验,公司已掌握项目立项评估、制剂研究、临床试验管理等关键技术能力,同时通过与亲合力等合作方的深度绑定,快速切入创新药核心赛道;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拥有符合GMP要求的规模化生产经验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创新药产业化项目的顺利落地提供了保障。
顺应医药行业大趋势,加速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
本次非公开发行是昂利康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或将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财务层面,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将大幅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资本结构更加稳健,抗风险能力和后续融资能力显著提升;业务层面,随着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公司产品管线将得到丰富,业务结构从仿制药向创新药延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行业地位层面,公司有望凭借在肿瘤创新药领域的突破,跻身一线创新药企业行列,提升在医药行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长远来看,昂利康以本次非公开发行为契机,聚焦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既顺应了医药行业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大趋势,也抓住了肿瘤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的历史机遇。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自身储备充足的多重利好下,本次发行的顺利实施将为公司打造长效竞争机制,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同时为临床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助力我国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